淮南市委防范办
官方微信
淮南市委政法委
官方微博
回到顶部 关闭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贯彻群众路线中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2013-11-21 13:45:00   来源:365娱乐城   点击: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在加快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把党的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群众观念、服务意识不强。信访是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信访工作说到底就是做群众工作。但基层一些干部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群众观点,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决。甚至极少数干部视上访群众为“刁民”,把群众意见当做“拦路虎”。

    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错位。少数基层党组织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理念、方式抓工作,不愿做、不会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只关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园区开发、城市建设,忙于跑资金、上项目,出现了一些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甚至与民争利,群众不满情绪增加。

    三是有些基层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缺位。有些基层干部对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认识不足,政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不会用群众语言解答政策、解决问题,“老经验不管用,新经验不会用”,往往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增大了处置难度和成本。

    四是对党的政策宣传的失位。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事找政府”的理念根深蒂固,不知道、也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由于政策宣传不够,推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各项惠民举措,得不到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涉及政策因素的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事项,群众不理解、意见大、怨气多,缠访、闹访时有发生。

二、对策建议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抓住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主线,用群众工作的理念、立场、方法依法正确处理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观点,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相信群众,尊重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切入点,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坚持带案下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顺应民意,疏导民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群众利益。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平衡社会利益关系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点。上级制定政策要考虑到社会各个成员的具体利益,统筹兼顾,妥善安排,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基层党委政府要解决好“城市抓就业,农村抓增收”这两大难题,尤其要着重解决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三无人员”以及农村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困难群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要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经济,加速全面转型,提升综合实力,把“蛋糕”做大做强,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历史欠账提供坚实物质保障和多样化的处理手段。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多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加大民生投入,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解决好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把“蛋糕” 切好分好,减少收入差距,消除不平衡心态,让改革成果人民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要健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访隐患排查调处机制,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信访工作协同联动、联调联处。建立健全维稳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信访稳定形势,研究解决对策、抓好措施落实。健全追责问效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开门接访、领导包案、带案下访,落实倒查责任,对疑难信访问题,明确责任、解决时限,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健全分工协作机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信访部门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化解纠纷合力。完善帮困救助机制,做好涉法涉诉信访特困救助、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积案特困救助和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帮扶,减少社会对抗。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把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年度考核,与干部评先表彰、晋职晋级挂钩,以考核杠杆推进工作开展。

    四要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基层维护稳定能力。强化源头预防,把信访评估引入决策机制,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应急处置,提前预防化解不和谐因素。完善信访接待大厅功能,畅通信访渠道,开展代理服务,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夯实基层基础,以镇(街道)维稳综治工作中心、村(社区)维稳综治工作站为依托,整合工作力量,搭建基层信访工作平台,构建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大信访网络,努力实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难事不上交”。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把信访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网格;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上信访作用,强化信息收集处置,掌握工作主动权,提高工作前瞻性。依法处理长期无理缠访、恶意制造事端的违法上访人员,维护正常信访秩序。                    

 

 

(责任编辑:丁奥)

相关热词搜索:对策 路线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