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委防范办
官方微信
淮南市委政法委
官方微博
回到顶部 关闭
首页 > 扶贫攻坚 > 正文

淮南:助力脱贫攻坚 抓好低保兜底保障工作

2018-02-08 15:53:59   来源:365娱乐城   点击: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提高求助保障标准,“兜住”收入水平。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17年淮南市城市低保月标准由每人500元提高到525元,年均增长5%;农村低保年标准由每人3180元提高到4020元,年均增长26.4%,远超省贫困线标准;农村特困分散供养年标准由每人3600元提高到4200元,年均增长16.7%。各项救助标准的提高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加强对象衔接,“兜准”救助对象。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通知》(淮府办〔2017〕15号)要求,与市扶贫办密切配合,依照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各自识别认定的标准、程序,分别把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或帮扶范围,实现低保和贫困户的双向衔接。在农村低保动态调整时,及时将因病、因残及其他因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纳入低保保障范围,2017年,全市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91.47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万人次,占低保对象的58%。

        强化制度统筹实施,“兜实”保障待遇。在对致贫原因分析调研的基础上,2017年4月,制定了《淮南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将因病支出型贫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重点,优先纳入低保范围。自政策执行以来,我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农村低保对象增加3747人,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效果初步显现。民政、卫计、人社等5部门联合出台了《淮南市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配合卫计、扶贫等部门做好“351”兜底保障,出台了《淮南市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实施办法》(淮民〔2017〕47号)。规定全市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通过医疗救助基金全额代缴,全面提高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补偿比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规医疗总费用的10%给予补助。2017年,全市共通过医疗救助直接救助困难群众29.28万人次,支出9494.56万元,共资助20.89万名困难群众参加2017年基本医保,资助参保费用共3170.15万元。全市7456人次贫困人口获得”351”工程医疗救助,支出资金242.68万元。

        健全工作机制,“兜牢”民生底线。完善和落实工作协调机制,市政府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淮南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淮府办秘〔2017〕112号),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李朝辉担任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0家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统筹做好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各类问题。完善和落实信息核对机制,设置市、县、乡三级核对机构,先后出台《淮南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淮南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操作规程(试行)》等文件,已累计为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进行了56.6万人次的核对工作。同时,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组织对全市低保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将低保工作分解细化为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标准调整、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监督检查、组织领导、责任分解、能力建设等31个量化考核项目。通过创建低保问责机制和低保绩效考核机制,给低保制度规范运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形成了以考核指标为引领,以实施问责为保障,以交叉检查为载体,及时自查自纠,不断改进工作的良好局面。通过不断地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兜牢了困难群众的托底保障网。(市民政局 邢晓虹)

(责任编辑:丁奥)

相关热词搜索:淮南 保障工作 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