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委防范办
官方微信
淮南市委政法委
官方微博
回到顶部 关闭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当前经济形式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以八公山区人民法院为视角

2017-07-11 13:28:55   来源:365娱乐城   点击: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劳动争议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在增多的同时类型也在增多,复杂程度也在加大,案件涉及内容也不仅限于追索劳动报酬,还有确认劳动关系、请求给付经济补偿等等。同时劳动争议内容的复杂化、形式的新型化、主体的多样化对法官都是新的挑战,现笔者以八公山区人民法院为视角分析当前经济形式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

一、八公山区法院近五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及特征

    八公山区法院2011年劳动争议类案件收案为194件,占全年民事案件收案数的27.4%,上年旧存0件,结案188件,结案中判决61件,驳回起诉1件,撤诉72件,调解54件,诉讼标的总金额23.87万元;2012年劳动争议类案件收案为303件,占全年民事案件收案数的32.48%,上年旧存6件,结案308件,结案中判决10件,撤诉37件,调解261件,诉讼标的总金额304.49万元;2013年劳动争议类案件收案为18件,占全年民事案件收案数的2.24%,上年旧存1件,结案15件,结案中判决9件,撤诉3件,调解3件,诉讼标的总金额38.74万元;2014年劳动争议类案件收案为104件,占全年民事案件收案数的8.65%,上年旧存4件,结案94件,结案中判决7件,驳回起诉2件,撤诉15件,调解69件,移送1件,诉讼标的总金额158.99万元;2015年1-7月份劳动争议类案件收案为209件,占1-7月份民事案件收案数的18.86%,上年旧存14件,结案183件,结案中判决12件,撤诉15件,调解156件,诉讼标的总金额202.07万元。由上述数据可看出:

    (一)政策调整时劳动争议类案件增加较为明显,并且人数多、影响大

    从近五年的数据看,八区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在2012年达到最高峰后,在2013年又突然降到了最低峰,全年仅有18件案件,从2014年开始又逐渐回升,至今年1-7月份又升为209件。八公山区是一个以煤矿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区域,近年来,受关停并转政策影响,八公山区对部分小煤矿进行整顿,因此2012年、2015年有关劳动争议案件增加较为明显,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就劳动关系解除时的经济补偿问题、以后工作的安置问题等达不成一致意见,又由于此类案件一般都是群体性案件,在当地影响较大,人数众多,所以矛盾也较激烈,一般的工会和民间调解组织也无力解决这些纠纷,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愿意选择到法院解决问题,所以导致劳动争议类案件大幅上升。 

    (二)劳动争议案件收案数占民事案件收案数的比例较大,诉讼标的总金额也相差较大

    民事案件由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类,合同纠纷类,权属、侵权纠纷及其他民事等几大类构成,劳动争议案件又是合同纠纷案件下的一个小类案件。从下图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除2013年外,劳动争议类案件占民事案件总的收案数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2012年,该年的劳动争议案件占全年民事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11年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占全年民事案件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近五年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标的总金额也相差较大,2011年的收案数在近五年中排名第三,但诉讼标的总金额最低,2012年的收案数最多,诉讼标的总金额也最高,收案数最低的2013年诉讼标的总金额在近五年中排名倒数第二。

    (三)从结案方式来看,以调解撤诉为主要结案方式,说明法院化解矛盾效果较好

    八区法院劳动争议案件2011年结案188件,撤诉72件,调解54件,调撤率为67.02%;2012年结案308件,撤诉37件,调解261件,调撤率为96.75%;2013年结案15件,撤诉3件,调解3件,调撤率为40%;2014年劳动争议案件结案94件,撤诉15件,调解69件,调撤率为89.36%;2015年1-7月份结案183件,撤诉15件,调解156件调撤率为93.44%。从上述数据来看,该院近五年来,除2013年劳动争议案件的调撤率为40%之外,其他四年的调撤率均较高,特别是2012年,调撤率达到了96.75%,调撤率反映的是法院化解纠纷的能力,在当前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法律关系复杂和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调撤能够避免当事人的讼累,节省司法资源,是诉讼效益最大和社会效果最佳的解决方式。同时,纠纷能够调解解决,有利于案件的自动履行,也有利于减少申诉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事实证明,该院近五年来结案的劳动争议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较少,仅为27件,取得了诉讼效果和社会效果双赢的局面,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

二、八公山区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的原因

    (一)政策调整对煤矿企业影响较大,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八区法院辖区是一个以煤矿产业为主的老矿区,经济产业较为单一,近年来该辖区内有些小煤矿进行改制和并转,在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加之有的企业改制不完善,遗留下的问题没有妥当处置,矿业集团的整体效益下滑,都导致了用人单位和劳动都之间的大量纠纷。从法院受理案件的情况来看,除2013年之外,其他几年均出现了群体性的劳动争议案件,此类案件的被告或原告均涉及本辖区的煤矿企业,所以导致该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随着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法律维权意识也在明显增强,加之劳动监察部门的全方位监察,所以大部分劳动者都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一但发生纠纷,劳动者就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有的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不能及时为劳动者缴纳“三金”,也会引发一定的纠纷,纠纷的内容也从以前单纯的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到社会保险待遇、劳动保险合同等。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增多,维权意思增强,所以导致劳动争议进入司法程序的数量也在增加,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三)近年来司法改革使法院公信力增强,加之基层组织职能发挥不够,当事人更愿意选择到法院解决纠纷,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近年来,受司法改革影响,法院的判决公平、公正,司法透明,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度也在增加。该院法官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大部分法官不仅具有丰富的审判经验,还具有深厚的法学功底,在处理案件时,即考虑到法律效果,又考虑到社会效果,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主动对公众进行释法析理,所以在辖区内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同时,一些基层组织处理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有的即使处理好了,如果有一方反悔,所有的程序都要从头再来,如果到法院解决纠纷,只要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有一方当事人反悔,另一方就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对当事人来说就有了保障,所以当事人更愿意选择到法院解决问题,导致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三、处理此类案件的几点建议及司法对策

    (一)以“疏”为主,从根本解决问题

    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犹如大禹治水,不能堵,只能疏。如果堵,当时看着没什么,时间长了,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更厉害的形式暴发,所以要以疏通为主,从根本解决问题。遇到此类案件,特别是群体性的案件,首先要弄清楚各方当事人的根本矛盾在哪,大家的底线是什么,如果有调解的基础,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尽量多做调解工作,这样即不会伤了和气,也有利于当事人主动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原、被告双方矛盾较大,没有调解的基础,就应及时判决,否则会让当事人发生误会,也会使矛盾激化,并且在判决后要主动向当事人析理释法,让当事人明白法院为什么要这样判,要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明明白白,也要多做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

    (二)建立多元化的矛盾解决机制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矛盾都集中在法院,就会给法院带来极大的压力,并且也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很多基层组织的“方法多、经验多”,对处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法院也可主动与工会、基层调解组织联系,建立对接调解点,方便案件的处理。所以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基层调解组织、劳动仲裁等部门的职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做到全局一盘棋。

    (三)提高法院化解矛盾能力,守护好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法院是守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化解矛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件的处理,所以做为新时代的法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要提高自己的庭审驾驭能力,与当事人的沟通能力,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当遇到突发事件和当事人矛盾较激烈时,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事情,只能将法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守护好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丁奥)

相关热词搜索:八公山区 劳动争议 视角